文章来源:刘润
作者:刘润
01
ofo的退押金风波愈演愈烈,小黄车处境分外艰难,而用户的心情在寒风中更显急切。
17日,在ofo位于北京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总部,等待退押金的人们已经排队两个小时,长龙一直延伸到附近的商场门口。
老人、孕妇,请假来办理退款的年轻人…他们手中都紧紧攥着一张身份证,不知道还要等多久。
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疲惫和愤怒。
18日,线下排队的人们,被赶到了线上,并入线上退押金的序列当中。截止18日晚上10点,涌入线上退款的人数,超过了1000万。
“还有1000万人在我前面,这大概是我这辈子排过最长的队。”
从这句话里,我也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苦笑和无奈。
大家忍不住想问一句,ofo融了那么多钱,用户交的又都是押金,这钱到哪里去了,怎么就退不出来?
02
ofo的押金制度,一直是绑在身上的一枚定时炸弹。
传统的押金,是为了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一种金融工具。
当我们去游园划船时,公园有船只的“所有权”,你租借的是船只的“使用权”。但是万一你把船开跑了,弄翻了怎么办?那就收一点押金吧。
这里面的逻辑是一物一押。
但共享单车是一人一押,是一车多押,这严重违反了对押金的基本理解,甚至冲击着社会基本的运行规则。
据说有的共享单车收到的押金数,是车辆数的8倍。也就是说,假如市场投放了1万辆共享单车,实际上却有8万人交付押金,押金价值远远超过车辆本身的价值。
严格意义上来说,这已经不是真正的押金,是集资,是违规行为。
历史上很多公司都经不起账上巨额资金的诱惑,把用户的押金拿去做投资,用来经营企业自己。等到用户退押金时,却因为亏损没有钱偿付用户。
无法兑付,这是巨大的金融风险,是社会问题,这等同于“诈骗”。
当他们“挪用”用户的钱来周转,扩大规模时,主观上都不会想诈骗。他们都认为,随着收入增长和商业模式的成功,用户的押金,是可以周转回来的。
可是万一,万一呢?
03
所以押金本质上,是属于用户的,不属于企业。没有一家企业,有权力动用户的钱。
押金是一种债务,这笔钱入账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应该是记入负债,而不是资产。
也就是说,这笔钱是欠用户的,要还的。
在ofo的押金制度下,用户的利益不断被冲击,因为所承受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,毫不对等。
用户这笔钱并不是作为投资,ofo成功了,用户不会有分红,这笔押金根本不是股权。
而作为债务,应该是没有任何风险的。因为ofo也不给用户利息,收益几乎为0。根据收益风险对等的原则,用户的风险也应该为0。
可是现在呢?风险极大,押金退不出来了。
用户没有任何收益却依然承担押金血本无归的风险,这完全违反了金融的基本原则。
我们在支付宝里有余额,支付宝能动这笔钱吗?不能,这不是支付宝的钱,是我们的钱,要受到严格的监管,这笔钱应该放到银行第三方托管账户。
没有第三方托管账户,有些公司就忍不住用这笔钱去投资周转,本质上是用债务去赚股权的收益,是短债长投,是拿用户的钱冒巨大风险。
不管是出于对金融的无知,还是对利益的屈服,当企业拿着不属于自己的资金赚热钱时,冷掉的是千千万万用户的心。
04
ofo曾经做过很了不起的事情,让我为ofo点赞。
当摩拜选择收199元押金时,ofo选择和阿里合作,用芝麻信用积分免押金骑车。
不是用钱,而是以个人信用为担保,不还车扣信用分,在那一刻,看得出ofo有伟大的理想,是真想做成共享单车这件事。
直到2018年07月12日,ofo宣布取消免押金制度,重新回到交押金或者用预付款的形式,说明理想终究敌不过现实,这家公司是真的缺钱了。
同时也说明从那天开始,ofo放弃了伟大的梦想,决定动用户的钱,救自己的命。
为了钱,ofo之后走的每一步,都能看出挣扎的求生欲。
现在,被超过1000万人挤兑的ofo,骑到了最为艰难的十字关口,以一单押金99元到199元计算,要退的押金也至少在10亿元至20亿元。
ofo拿什么来还用户的钱?又要拿什么来救自己的命?
05
有的用户很感慨,自己并不在乎那199元,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钱“消失”的不明不白。
我也很感慨,互联网发展很快,以至于有些真正的问题被我们所忽视,冲击了社会的规则,损害了用户的利益。
戴威自己,可能也会感慨。
三年前,戴威在公开信里,结尾的一句话热血沸腾,斗志昂扬:
“100多年来,有很多北大人改变北大,也改变了世界,这次轮到你了!”
不知道在那时,他会不会想到在三年后的内部信里,他自己又会说到:
“冬天已经来临,风雪亦将随至。最困难的时候,我们仍需坚守信念,哪怕是跪着也要活下去,只要活着,我们就有希望!”
但不可否认的是,曾经最意气风发亮丽鲜活的一抹黄色,已经渐渐失去了光泽。
戴威不止一次拒绝了资本,他曾在公开场合喊话,资本要尊重创业者的理想。
在ofo遭遇线上退押金挤兑潮的今天,用户可能也要喊话,资本尊重创业者的理想,那用户的利益,创业者需要尊重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