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都别烦我,我想静静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:你在全神贯注思考一份琢磨了很久的方案,忽然一个灵感闪过你的大脑,这正是你苦苦等待的结果,你的大脑立刻开启了“思如泉涌”模式,只恨自己狂敲键盘的速度达不到每分钟一千字。
忽然,一个甜美的声音打断了你的思绪,原来是新来的小妹,问你一份资料的情况。好吧,看在你还算有礼貌的份上,赶紧糊弄过去赶紧滚蛋。
五分钟后,你回到了自己的工作上,赶紧“打捞”有点变模糊的思路。
就在你再次进入状态时,项目经理在会议室一声:开——会——啦——,大家收拾东西进——来——啊——
想象中的你,一记左勾拳,塞进他的大嘴巴里;可现实中的你,只能骂骂咧咧地地关上笔记本,拿起会议笔记本。
整个会议中,你的大脑一会儿想到刚才的想法,一会儿又被大家的讨论所吸引,到最后全部混成了一桶浆糊。
虽然当天你加班到十二点,“打捞”了一堆想法的“尸骸”,但你能肯定,一些关键想法再也找不回来了。
你觉得如果当时不被打断,方案会更好,但经理并不这么想。他觉得你的方案还不错,肯定是那个会议上的团队讨论激发了你的灵感——这就是协同工作,团队精神啊。
管理学家也注意到了这种办公室里常见的矛盾,称之为“协同过度”。它是指个人工作需要的安静环境与团队合作需要的讨论氛围,产生了冲突,特别是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,哪怕几分钟的打扰,都会大大降低思考的质量。
协同工作是件好事,但成本更高
心理学家发现,人在一项任务没有结束,马上进入另一项任务时,会出现“注意力残留”的现象——就是你在会议室的那种状态——结果是一项工作都处理不好。人是天生的“单任务系统”,很多研究表明,同时处理多重任务的总完成时间和质量,明显低于完成一项任务再继续下一项的“单任务模式”。
以前有人统计过,一家中型企业,花在每封邮件上的人力成本平均约为95美分。现在即时通讯更发达了,各种沟通也比电子邮件时代更频率——包括那些毫无意义的沟通,如果不加限制,员工在沟通上浪费的时间成本会远远超过沟通方便带来的收益。
典型的例子是,在创意设计、程序开发、产品研发一类的知识服务行业,那些经常加班的人,并不仅仅是工作多时间紧,他们常常是白天要应付各种讨论、会议、沟通和各种协同性的日常事务,只有下班后,才能不受打扰地工作一整段时间。
更糟糕的是,一些极其复杂或者创新的工作,需要员工进入“深度工作”的“心流(Mental flow)”状态中,这是一种类似于打游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时的状态。而“深度工作”的四要素中,除了需要“一项有挑战性的工作”、“一个富有激励的目标”之外,更需要“一段完全不能被打扰的时间”,和“一种完全自主控制的状态”——后者在大部分团队中,比“升职加薪”还难。
当然,人人都知道,协同工作是无法放弃的,你也要跟别的同事交流工作信息,难道只许你打扰别人工作,不许别人打扰你?而且,在集体讨论中,常常有大量灵感被碰撞出来,好过一个人封门造车。
如果管理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,团队作业的效果完全可以超过明星员工的单兵作战。但现实是,员工们都心知肚明,大部分的协同工作状态,不过是员工做给管理者看的样子罢了。
03
这样的团队气氛,其实是在扼杀员工创造力
有一个办公室里的规律:能力弱的员工,往往更喜欢做那些简单但显眼的工作,整天在领导面前忙来忙去;只有能力强的员工,才敢于做那些看不出是思考还是发呆的“深度工作”。
大部分团队中,那些热衷于跟别人协作(不管是帮助别人,还是请求别人帮助)的员工,跟那些工作业绩最好的核心员工,通常是两拨人。但在领导的印象中,常常更喜欢那些逻辑表达能力很强,却没有太多新想法的下属,而不是那些擅长思考的员工。
管理者们过于热衷于团队协同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内心的不安全感——对完全依靠部分核心员工不放心,对员工单独工作时“到底在干什么”“干到什么程度了”不放心,对自己关心的方向有没有人去执行不放心。
所以,大部分管理者除了暗中观察之外,还喜欢把下属叫到一起,喜欢让下属之间交流工作,以确保局面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其实,对于经理而言,从团队合作这种“高大上的管理幻觉”中走出来,回归工作常识,才是坐稳自己位置的第一步。
管理者应该明白,如果你的管理能力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,团队合作的结果就有很大的偶然性,虽有可能碰出个大想法,但更多的可能,大部分人都在滥竽充数。还不如以一两个能深度思考的“独行侠”式员工为核心建立工作流,反而能确保出业绩。
要保护核心员工“深度工作”的权利,有一家公司的规定值得推广:
当员工上班戴那种很大降噪耳机工作时,就说明他此时不能被打扰,凡是找他聊工作的,请稍等;如果员工只是戴普通的耳塞,就明说自己只是想听听音乐,欢迎随时沟通。
另一个方法是把团队从部门的规模再细分到两三个人的小组,组织变小,权力下放,同时兼顾小范围沟通和个人独立工作,就像亚马逊的贝佐斯说的:“午餐点了超过两个披萨,说明团队规模太大了。”
话说回来,对员工个人而言,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你的上司身上,在一个跟你的工作方法“八字相合”的公司工作,很重要。
04
为一家跟你“八字相合”的公司工作
人有“内向外向”的区别,公司也有“内向型公司和外向型公司”,这在“开会文化”和“沟通文化”中体现得特别明显。
就像外向型人都是“不沟通会死”的那种人一样,在“外向型”的公司,不开会不沟通就完全找不到工作的感觉。
在“外向型公司”,一个新项目下来,大家首先注意到的是开会时间。看项目材料?不存在的,反正开会有人讲!初步想法?不需要的,反正开会会讨论!
而在“内向型公司”,一个新项目下来,要求是每个人都要仔细研究分析材料,有相当成熟的想法,开会只是简单沟通一下,定一个方向大家继续执行。
在“外向型公司”,别人遇到问题找你沟通是天经地义,你不配合就是没有团队精神;在“内向型公司”每一个人都立足于自己先解决问题,实在解决不了,求助其他人也好像是欠了多大的人情。
“外向型公司”,大部分员工花在讨论、交流和说服别人上的时间,远远超过花在分析、思考等书面工作上的时间;“外向型公司”的员工则刚好相反。
如果你习惯“深度思考”的工作方式,那么最好呆在“内向型公司”,或者部门的亚文化比较接近“内向型公司”,否则,我保证你会痛不欲生。
区别这两类公司的方法很简单,上一天班就看得出来了,只要关注会议的平均时长、员工走动交流频率、还有办公室的噪音分贝这三个指标就行了。
除了找到更适合的公司,自己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保证有一定的“深度工作时间”呢?
05
“深度工作”时间,决定成就大小
大概是年龄大了的原因,最近我的朋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晚上十点上床休息,早上四点起床工作的生活方式,这是提前进入老年期了吗?
事实上,这是NBA巨星科比的训练方法。前面说过,有一些人为了避免被打扰而不得不深夜工作,只有他们才能体会到这种既健康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的妙处。
首先,它用6个小时较少的睡眠时间,换取晚上10点到12点这一段高质量的睡眠时间——睡一小时间顶两个小时,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。
更重要的是,四点时,整个世界都在沉睡,没有人来打扰你,而经过一夜休息,你的头脑又比深夜加班清醒,两三个小时的时长又非常适合进行一次完整地深度思考工作。
知识经济时代,很多工作越来越具有创新和挑战性,只有“深度工作”,进入“心流”状态,才能解决这些高度复杂的问题。
当大家都在牺牲健康拼加班的时候,如果你能每天有一块完整的“深度工作时间”,长期而言,你一定是最后的赢家。
P.S.别忘了发朋友圈,让领导知道你还在加班。文案就用科比的那句——你见过凌晨四点的XX(城市)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