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有一家公司,因为HR的一句话火了。
如果要评选本年度知名度提升得最快的企业的话,美团、小米、苏宁一定可以排得上号。
10月12日,广工龙洞教学楼216室,苏宁校园招聘HR负责人语出惊人:
“好岗位比如管培只能留给985,211”
“如果你们进了管培生,那中大华工的学生怎么办,你们二本的学校都一样,你们进来后和管培生的定位是不一样的,别人是奔着管理层去的,而你们不行。”
……
同样躺着中枪的,还有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学生。只因为校名里带了技术两个字,差点被误认为技校学生。
现场差点打起来,很多同学当场就选择离开,当晚,苏宁就在广工人的朋友圈里火了,火势还蔓延到了其他双非院校。大家用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:如果有人不知道你学校是重本,那你就要堂堂正正地告诉他们。
在小编看来HR圈近来颇有到了水逆期的感觉,此类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:
5月份,美团招聘歧视引争议:
8月份,某HR经理在江苏卫视的综艺节目中,公然宣称:招聘会只会带走985高校的,其余的直接留现场:
9月22号,小米公司创新部总监秦涛校园宣讲会公然歧视日语系学生:
- 1 -
HR撑起了一个公司的门面,有时候比公关还容易背锅
我们回顾一下上面的美团和小米事件,你会发现他们其实都不是公司HR,而是具体部门的负责人员,但最先被骂到趴在地下的仍然是HR。所以,一个合格的HR应该具备这种姿势:能打能扛,劝不住的时候还得能背起大锅。
HR是整个公司第一个与求职者接触的人,代表公司进行招聘,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公司而进行的,求职者也会根据HR的行为,对公司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。
当一个HR足够专业,即使知道面试者不合适公司岗位,也会建议他重新做一下职业规划,并且欢迎再次来面试的时候,求职者会对这个HR甚至公司都产生好感;
当HR尖酸刻薄,没说两句就明嘲暗讽,那么求职者可能就会对整个公司产生负面现象,并告诉自己的同学不要去这家坑爹公司。
更何况是像小米、苏宁这种,在公众场合上公然表达学历歧视的情况,想不红都很难。
一个人的不当言论就有可能毁掉一家公司的品牌。
-2-
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缺点,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拥有工作能力
HR需要抛开那些表面的标签,客观而正确地评价求职者的综合能力。
应届毕业生经验少,在面试时过于紧张说不出话;职场老油条身经百战,当场化身戏精开始演讲,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况,如果HR因此而直接拒绝对方,那么就会错失人才。一个好的HR,应该知道怎么样掌握谈话的方向,引导面试者说出关键的信息。
其次,HR首先要对面试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,对他/她抱有最基本的尊重。
既然你让对方过来面试,就意味着你已经认同了他们的简历。如果公司的岗位有潜规则只留给985/211,你大可以不给非名校的应聘者回音。
所以,苏宁校招在广工宣讲会上把潜规则放到明面上的行为,很诚实,也很不尊重。这就相当于没有看清楚应聘者简历,把人叫过来没说两句就说岗位不符,浪费了面试者的表情和车费。
最后,HR应该保持客观中立,少开求职者的玩笑。
上面所讲的小米宣讲会中,招聘者当众开了一个玩笑:「如果你是日语专业的学生,那你可以走了,或者我们可以送你去从事电影事业。」
就这一句话,就让小米从河南郑州大学宣讲会一路红到日本。明明是不限专业的招聘,怎么轮到日语专业的学生提问就变味了呢?把自己对于日语的固有印象强加在面试者身上,让对方感到尴尬且成为全场笑料。
- 3 -
说话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
HR只收985学生的简历,或者管培生岗位只给985毕业生,对企业来说的确有一些道理,能够降低招聘筛选的时间成本,也能优化企业的学历结构。但他们错就错在:把潜规则拿到了台面上来讲,尽管说的是事实,也不可原谅。
爱讲这种伤人的“老实话”,其实不是直白,而是情商太低。当着广工学生的面,说出这样鄙视广工毕业生的话,无论哪个学生都接受不了。
有时候不说实话,才是为人处世之道,这不是虚伪,而是智慧。比方说在面试的时候,明明候选人身上的能力或者素质不满足岗位需求,但我们HR并不会直接在面试时就生硬地拒绝,而是用其他理由给候选人留点情面。这样即使这次面试不上,也许还有下次合作的机会。
成熟的人,懂得把握说实话的分寸,看破不说破,顾全了别人的面子,也成全了自己的智慧。就像季羡林先生所说,做人就应该“假话全不说,真话不全说”。
转自51社保